刘一燕(1905-1966年),原名越,号异生,后改名晓白、一燕,江西省都昌县汪家墩老屋村人。1920年至1925年就读于江西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中共江西早期地方党团组织领导人之一,担任过中共都昌县委书记;后加入民盟,曾任民盟景德镇市委员会主任委员、景德镇市政协副主席。
刘一燕幼年丧父,由母亲抚养成人。他母亲出身书香门第,家学渊源深厚,通经史、擅诗文,对刘一燕自幼言传身教。1920年,刘一燕考入江西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校期间他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的青年学会并于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积极宣传新思想、传播新文化,参加反帝爱国学生运动,成为运动骨干。
1925年刘一燕从省立一师毕业。同年8月,由赵醒侬介绍赴广东农民运动讲习所第五期学习,亲聆毛泽东教诲,并在学习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学习期满后,被派回江西开展党的工作,组织农民运动。
1926年1月初,中共南昌特别支部派刘一燕到景德镇协助建党工作。4月中旬,在沙陀山的沙陀庙召开了中共景德镇小组成立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他和周翰、姚甘霖、何燮、向义五人。会议由他主持,讨论了党组织的任务、组织原则、组织纪律等问题,研究了景德镇当前形势、党的组织建设以及开展工人、农民运动等问题。会议选举向义担任党小组组长。同年4月,刘一燕受中共江西地委指派到都昌建立党组织。他回到老家老屋村,与刘肩三、王叔平等老友相聚,刘一燕向他们介绍在农民讲习所学习的心得体会,与他们共同组织成立了中共都昌小组,由刘一燕任组长。不久,党的工作开展到都昌县城,又吸收了一批先进分子入党。5月,中共都昌县支部成立,刘一燕任支部书记。
1927年1月,都昌县党员代表会议秘密召开,成立了中共都昌县委员会,刘一燕当选为县委书记。接着,在县委的领导下县里相继成立了农民协会、总工会、商民协会、妇女协会、学生联合会等组织。正当革命形势如火如荼开展之际,上海发生“四一二”惨案,国民党反动派开始公开搞分裂,屠杀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江西赣州以及毗邻都昌的永修也相继发生反革命暴乱,一时间白色恐怖在全省范围蔓延开来,都昌也未能幸免,很多共产党人被抓。中共都昌县委被严重破坏,党员被迫四散隐蔽,刘一燕去南昌请示工作方针,却无法找到组织。回到都昌,他在鄱阳湖一渔船上躲避一段时间后,与向义一同去了上海。
在上海,刘一燕找到了党组织,但生活困难,靠写稿为生,后又开了一个香烟店。此间,他接待了不少从都昌、景德镇去的革命同志。1929 年,他先后在上海泉漳中学、浙江湘湖师范教书。两年后又转到广东惠阳的象山师范任教。当时,毗邻的平山师范教师、共产党员萧盟泉被捕牺牲,作为萧入党介绍人的刘一燕亦被逮捕并被判刑九年零一个月。 几年后,经上海的同志营救出狱,辗转于广东、浙江、上海等地,与中共党组织失去了联系。
抗日战争期间(1940年),刘一燕回到景德镇。经好友介绍,在江西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第三科(教育)任科长。1944 年,曾代浮梁县县长。
这一时期,刘一燕想到自己是老党员,身在国民党统治区无机会为党工作,便以教育事业来表明心迹。1945年,在都昌籍人士帮助下,他以都昌会馆为址,创办了静山中学,自任校长。接着又以钟家上弄的刘家祠堂为校舍,创办了天禄小学,任董事长。
1947年,各民主党派纷纷在江西建立地下组织。是时,向义为中国民主同盟江西省特派员,来景德镇建立民盟地下组织,动员刘一燕加入民盟。第二年7月,民盟景德镇小组成立,刘一燕任组长。解放大军渡江前夕,刘一燕利用各种关系,对当地地方武装和政府机关秘密进行策反起义,为解放军解放景德镇、接管政权创造了良好条件。
新中国成立后,刘一燕担任民盟景德镇市委员会主任委员,先后当选为江西省一、二、三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景德镇市政协一、二、三届副主席,经常组织民盟成员建言献策,为家乡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1957年,刘一燕被错划为“右派分子”,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时,被迫害致死。1979 年得以平反,恢复名誉。
纵观刘一燕的一生,他为景德镇、都昌播下了革命的火种,在上海、广东仍为党做了不少工作;后来在景德镇办教育,建立民盟地下组织,又做了许多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