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让学生深入理解儿童眼中的世界,通过科学地倾听“儿童的一百种语言”,建立积极的、全纳的儿童观。12月7日,421学前教育2班在鹤琴楼72313开展了《倾听幼儿——马赛克方法》主题读书分享会。余美老师围绕“认识马赛克”“运用马赛克”“发展马赛克”三个环节展开分享会,与大家共同探讨如何倾听言语能力有限、表达方式与成人截然不同的幼儿。
马赛克方法是近年源起于欧洲的一种儿童研究方法。这个方法由挪威学者克拉克博士和英国学者莫斯教授于2001年提出,标志这个方法形成的代表性作品是于2001年合作出版的《Listening to Young Children:The Mosaic Approach》一书,该书于2020年由浙江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刘宇教授译著。
在分享会上,余美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马赛克方法的起源和运用,马赛克方法从儿童交流模式的多元化特点出发,综合运用观察、儿童拍照、图书制作、幼儿园之旅、魔毯、角色扮演、访谈、空白格等多种方式来聆听“儿童的一百种语言”,以更全面地描绘儿童及其生活世界的完整图景,并将其作为优化儿童发展与教育环境的出发点。余美老师强调,马赛克方法不是要为如何倾听幼儿开具一份“处方”,而是提供一个可以随时增减、灵活取用的“工具箱”。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我们要学会随时根据研究情境和研究参与者的变化而加以灵活调整。
随后,余美老师通过“儿童是他们自身生活方面的专家吗?”“儿童是熟练的交流者吗?”“儿童是权利的持有者吗?”“儿童是意义的创造者吗?”四个问题来引发同学们的思考与讨论。余美老师表示,这四个问题正是“马赛克方法”背后儿童观的具体体现。无论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亦或者是在研究中和在实践中,我们始终要保持着积极的、全纳的儿童观与幼儿互动,始终坚信“儿童是富有者,而不是匮乏者”。
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经验,分享了本次阅读的收获。
周依红从见习观察所得讲起,表示在见习过程中发现很多幼儿园都在做“一对一倾听”,但倾听方式往往限制于语言表达和绘画这两种方式上。然而对于年龄较小、语言能力和绘画能力偏弱的孩子,这些方式往往不足以使他们的真实声音浮现出来。在马赛克方法中,我学习到倾听应该具有多元性,儿童有一百种语言,成人就要有对应的一百种倾听的方式。在以后和孩子的相处中,我会注意倾听孩子们的身体语言,理解孩子们通过游戏、动作或其他表情反应和情绪变化来向我们诉说的内容,及时捕捉、倾听和反馈孩子们的真实需求。
陈雅茹以自身经历出发,告诉大家在她的成长过程中常常听到“他还小,不懂事”这样一句话。她认为成年人常以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尚未成熟和认知经验较为缺乏为由,将话语权和决定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而儿童却失去了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得到回应的机会。但实际上即使是未满周岁的儿童,他们也具备了认知世界和表达自我的能力。并且,儿童的独特视角可以揭示出那些被成年人所遗漏的细节,来促使成人去探究和反思自己的想法,从而提升对于问题的全面理解。
黄雨婷分享到,儿童在生活的很多方面能力不比成人,但是这却绝不意味着他们不具有主导自己成长的内在力量。在自己的成长方面,儿童比任何人都更了解自己的需要、动机和愿望。
夏红叶讲到,《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中指出“重视幼儿通过绘画、讲述等方式对自己经历过的游戏、阅读图画书、观察等活动进行表达表征,教师能一对一倾听并真实记录幼儿的想法和体验”。通过余美老师倾听幼儿“马赛克方法”的分享,我们加深了对于《评估指南》中“一对一倾听幼儿”的认识,相信在未来的生活中我们也能以更加专业的方法去倾听幼儿真实的想法。
倪子阳认为马赛克方法不仅仅让教师“看见”了儿童,其实更让教师有了可操作的抓手。马赛克方法还有助于教师进行过程性评价,运用马赛克方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能够提供多样化的机会让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马赛克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结尾,余美老师点评并总结了同学们的分享,对同学们勇于表达、善于思考的精神表示赞赏。她表示支持儿童的表征、倾听儿童的声音是学前教育的一个主旋律,但是如何将这样的观念落实在平时的自觉行动中和教育行为中,是大家需要不断去探索、进步的方向。同时,她倡导大家在学习中要多阅读、多思考,在阅读中不断升华,在交流中不断进步。希望同学们通过阅读的方式,提升自我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思维能力,锤炼自身的品性意志,坚定自己的教育理想,以更深的文化底蕴投入到未来教育工作中去。(图:沈江玲 汪敏婧 文:周依红 编辑:魏亚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