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踔厉奋发;
栉风沐雨,青春同行。
2022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建团100周年,一百年来,共青团带领广大青年走过一个个春夏秋冬,结下累累硕果,留下青春印记。一百年栉风沐雨,共青团始终坚定不移跟党走,团结带领广大青年书写了中国青年奋进的华章。
为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音乐舞蹈学院推出“讲团史 守初心 燃青春 担使命”百年团史百位青年说活动,通过诵读团史,带领广大团员青年,走进百年团史,追寻信仰之光。
第六十期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青年运动的先驱者(以下简称“青年先驱者”) 接触、介绍、传播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也就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建立的思想和理论基础产生的过程。
由于当时中国青年运动还没能完整形成,还缺乏应有的社会阶级基础,所以,马克思主义还不能在中国青年中广泛传播,即使在青年知识分子群中也谈及不多。但是,这些接触和介绍,“一言以蔽之曰:‘广民智,振民气而已’。”特别像梁启超这样一直主张提高民族素质、振奋民族精神的著名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政治家、启蒙宣传家,能够介绍马克思主义及其学说,无疑对当时的中国思想界,尤其是青年思想界,产生相当不小的振动和影响。
一些中国青年先驱者首先接受和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
图·马克思简介
1915年9月,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第2卷1号起改名《新青年》),倡导民主与科学,掀起旨在猛烈进攻专制和封建思想的新文化运动,促进了“青年之自觉,……冲决过去历史之罗网,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忽令僵尸枯骨缚现在活泼地之我”。增强了青年人追求真理的愿望,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有了成功的验证,使青年先驱者对马克思主义有了更加信赖的新认识。他们以极大的热情学习研究,介绍和传播马克思主义与十月革命的经验,其中最杰出者当是李大钊。1917年冬,28岁的李大钊任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他迅速在进步青年中开展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活动。大量扩充了图书馆中有关民族解放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书籍,把图书馆变成了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场所。在这里培养了一些信仰马克思主义的革命青年。1918年11月,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文中明确指出:“布尔什维主义就是德国马克思的学说”,“就是革命的社会主义”,宣传和评价了十月革命的成功之路,开始揭示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的道路。这期间,陈独秀在《新青年》、毛泽东在《湘江评论》、周恩来在《觉悟》都撰文介绍和传播马克思主义。
图·《新青年》杂志封面(左)、陈独秀(中)、李大钊(右)
青年兴则国家兴
青年强则国家强
回望过往的奋斗路
眺望前方的奋进路
青年团员要以昂扬的姿态
传承红色基因
勇担青春使命
资料整理:郑贤博
排版:胡可
专题策划、校对:李扬
审核:封亚玲、范楚薇、邹佳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