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谁生而伟大,只是选择逆风飞翔”,在疫情防控战线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以师者情怀聚焦主责主业,守好线上教学“责任田”,以师者担当彰显疫情下的平凡坚守。他们是学前教育学院的先锋,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学前人的责任与担当,践行着自己对教师事业的誓言和承诺。
近期“豫章学前之风”公众号将陆续推出“同心战疫学前先锋,教师抗疫先进事迹”系列报道,广泛宣传在抗击疫情中我院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例,让感人的瞬间永流传,让战“疫”的力量更坚定。
刘舟雯,学前教育学院团学办主任,省二级心理咨询师,省高级茶艺师,曾获校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带领学院获得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全省五四红旗团总支。
刘老师,这个药怎么吃?
一天3次,一次2粒,我帮你写下了。
刘老师,我们班有学生因为腰痛做不了核酸了!
谁?哪个寝室?我马上过去看看。
刘老师,我的药快吃完了,现在快递进不来怎么办啊?
别担心,我帮你问问。
刘主任,我班学生刚手被割破了,口子比较深,校医务室说要去医院打破伤风针,怎么办?
好,等我来送去,你没车出去不方便。
自从南昌疫情突发,高校实行封闭式管理后,刘舟雯的“电话粥”就没停过。
那天,小曾同学在做完第一轮核酸后腰直不起来,刘舟雯放下手中的餐盒就赶往了寝室。“什么?”“脊柱结核?”看着眼前这位身形瘦小,腰上缠了固定支架,一只手扶着桌子才能站立的学生,她陷入了沉思:“她身形瘦小是不是营养不良,体质怎么这么弱,行动不便应该只能在寝室做核酸,她的病有没有影响到肺部?”这些问题在刘舟雯脑海飞速运转。
她马上打电话给自己的医生爱人,把曾同学情况反馈给他,询问学生在现在特殊时间病情养护情况,并且让爱人帮曾同学联系好相应的医院,待疫情过后便于去治疗。她第一时间向学工处反映,学校立即为学生开辟了“上门核酸”的绿色通道。就这样,小曾同学成了刘舟雯每次核酸检测后放不下的“心上人”。学院做完了核酸后,其他老师都能松一口气,但她每次都等到全校核酸检测完,守在护士旁,联系好车辆,把她们带到小曾同学的寝室里做完核酸后,她才能放心。“要注意饮食、注意休息,这段时间最重要的就是养好身体。”刘舟雯每次都要与她谈上好一阵子。这段时间,她也充分了解了小曾同学的家庭情况,给她买水果、牛奶,关心她的思想动态,等待疫情过去,一定要帮她争取学校助学金、学院的“鹤琴春雨”助学金,刘舟雯如是说。
疫情期间,学生身体不舒服,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刘舟雯。还有学生的胰岛素快用完了,她托爱人询问医院是否有药;被猫抓了,她联系哪儿可以打狂犬疫苗;被刀割伤了,她护送学生出去打破伤风;学生过敏了,帮学生去取线上预约的药……
封校期间,学生的心理难免会有波动,产生焦虑、情绪低落、生活不适应等心理问题,面对这种情况刘舟雯根据自己的特长以“茶”为媒介,以“茶”观“察”,和学院辅导员团队共同创建“鹤琴茶语”心理咨询室,疏解学生的烦闷、焦虑情绪,她线上召开疫情防控调研会议与学生们聊天谈心;线下,以“茶”会友,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图书馆什么时候开”“菜鸟驿站能不能去”“口罩数量不够了”,刘舟雯线上线下与学生们聊天谈心,成为学校疫情防控政策的代言人、学生负面情绪的发泄对象、解决问题的知心姐姐。她努力找准每一位学生的需求“频道”,用最快、最实的行动解决学生的突发问题,就这样,用脚步打通了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最后一公里。
这些天,刘舟雯基本每天晚上1点才能入睡。她悉心照顾着学前教育学院的大家,把明日的通知编辑好、把有关要求明确好、把工作细节记录好,她才能安心睡去。就是这样一位老师,她是学生身边随叫随到的好医生、好老师、好姐姐,却是孩子口中不靠谱的“大骗子”。为了能够让学院一千余名学生安心,她和孩子们撒了许多谎,“过了今天一定会回来,你们睡着了我就回来了。” 而她办公室的灯,总是亮到深夜。
疫情无情人有情,在这个特殊时期,刘舟雯老师用她的一腔热情不仅实践着一名教师的责任与担当,还如同一位知心姐姐在生活和精神上给了学生们春风般的关怀与引导。她的热情和真心感染着每一位学生,为大家树立起一个学习的榜样,充分体现了学前人的精神品格,在校园里渲染了一道亮丽的防疫风景线。抗疫路上,有你有我。让我们同心相助,同“舟”共济,共克时艰。
同心战“疫 鹤琴润心辅导员在行动,他们伴你成长护你平安。他们是“疫”往无前的战友,他们是“疫”路坚守的榜样,他们是“疫”起成长的力量。(图/文:学前教育学院 编辑:魏亚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