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英皇娱乐,英皇娱乐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焦点图文-首页
红色故事(第一期)‖聆听红色故事,献礼建党百年

图片1.png

不忘初心跟党走,矢志不渝中国魂。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重温党的光辉历史,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我院组织预备党员、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推优对象及班级团干等优秀共青团员成立了百人红色宣讲团,开展“讲红色故事,做时代新人”活动。继承红色基因,学习四史,传播好红色文化和红色故事,展现当代青年大学生勇担当、践使命的良好精神风貌。

图片2.png

修水浓青,新条淡绿,翠光交映虚亭......黄庭坚的这首《满庭芳·修水浓青》向我们描绘了一个山清水秀,独具美好风光的宝地,我的家乡—修水县。

修水县地处湘、鄂、赣三省的交界处,自然地理位置极具优势。这里名人辈出,前有诗书双绝的黄庭坚,后有蜚声中外的陈门五杰。此外,它还是著名革命老区,流淌着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热土。2020年4月26日,修水县成功脱贫,顺利摘下贫困帽,作为一名修水人,我为家乡感到骄傲,也为自己是一名修水人感到自豪。

成功脱贫的背后藏着许多动人的故事,红色文化的背后上演着一部部红色传奇。在学院老师的带领下,2021年2月3日,我们一同走访这个红色宝地,共同揭开其神秘面纱。

我们来到了修水县秋收起义纪念馆。

馆内庄严肃穆,展馆装饰和厅内布置互相依存,相辅相成,图片与文字交相辉映着展示历史的卷轴,带我们穿越回秋收起义时代。1927年,秋收起义的爆发,让初次领导军事斗争的毛泽东激奋不已,写下了著名的《西江月?秋收暴动》诗词,这首词真实反映了秋收起义的率先爆发地以及起义初期部队的进军路线。

1927年9月初,担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长的余洒度,根据师委会决定,命令师参谋处长陈树华,参谋何长工,副官杨立三抓紧时间,设计工农革命军军旗样式,由此我党的第一面军旗在修水诞生。

展柜中陈列着当年制作军旗所使用一些工具以及红军时代使用的各类物品,这些沉默的文物带我们接近最真实的过去,见证历史的脉络。

回顾历史,秋收起义是继南昌起义后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又一次重要的武装斗争,第一次公开打出自己的旗帜。虽然秋收起义的枪声离我们远去,但先辈们坚定信念,不怕牺牲,敢为人先,勇于开拓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继承和发扬。

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

奔赴20公里,我们来到了烈士甘特吾故居。

甘特吾出生于修水县马坳镇的书香门第,192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修水县中共组织的创始人之一。甘特吾揭露帝国主义与军阀之残暴,唤醒工农起来革命,解除自己的痛苦,消灭害人虫。甘特吾在湘鄂赣工作期间,敌人对他又恨又怕。抓他不到,便扬言要对他家斩尽杀绝,抢光烧光。甘特吾闻之,往往嗤之以鼻,置若罔闻。后来,他父母因受牵连,被迫逃亡在外,贫病交加死在异乡。在家中的妻子悲痛欲绝,写信报丧。甘特吾含着泪水回信勉励妻子要“不畏敌人凶,怕死不革命,献出全家血,换取全国红。”这位英雄不畏敌人的铁蹄蹂躏,拼死反抗,是时代的楷模。

烈士们为了维护国家尊严,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献出了宝贵生命,正是因为他们的无私才有了今天的和平环境,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我们要始终牢记党的宗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实际行动来缅怀革命先烈。

跨过层层大山,越过条条小路,我们来到长征红军干部刘克之的故里,醒目的红军驿站四字顿时映入眼帘。

1927年至1937年,修水在全县人口仅有50万余的情况下有5万多人踊跃参加红军。其中2500余人参加长征,至新中国成立,修水籍幸存者仅9人(中央红军6人,红二方面军3人)。在革命斗争中包含革命群众在内,修水有十万多人付出宝贵的生命。

驿站里,生动的图片与形象的文字,向我们勾画了长征的惊险历程,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勇攀大雪山……每一份红色记忆是对沉甸历史的致敬。

二楼展示的是具有家国情怀的刘克之同志,从家书及各类文件记载,我们感受到刘克之同志对家乡的情怀始终牵挂于心,他经常教育子女要回报家乡人民,其长子刘小平,孙女刘真不负厚望,节衣缩食修建此红军驿站来宣传修水的红色文化,以此教育后人。

老一代革命者是“红色修水”的好儿女。通过了解他们的事迹,我意识到传承修水红色文化的重要性,每位修水人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一本回忆录,作为修水的一份子,我有义务将这些故事流传给下一代来激励一代又一代修水人。

扶贫点亮心灯,致富温暖人生

三楼红色讲堂里,修水县马坳镇文化站站长周甘露给我们讲述了他的扶贫故事,研究生毕业后周甘露放弃大城市的工作回到家乡马坳乡做一名乡村干部,立志扎根建设自己的家乡。2018年他主动请缨到大椿乡白杨村担任扶贫第一书记,大杨村是修水县深度贫困村,全村900多人口,村里路难走,贫困户人口多,在他扶贫两年多的时间里他走村串户了解每一户村民家庭情况,帮助村民脱贫。如今大杨村通村公路修起来了,村民们住上了新房子,家家户户日子也越来越好了,大杨村深度贫困村也摘帽了。他告诉我们在扶贫路上有很多向他一样认真工作,带领着老百姓脱贫致富的好干部,他只是做了自己应做的事情。

随后我们来到先进模范村——修水县马坳镇黄溪村,黄溪村的蜕变得益于亲民的三不书记——徐万年。

2008年,他放弃年入百万的养殖生意,回到国家级贫困村任村支书,一干就是12年。徐万年书记持续10多年把一个“空壳村”发展成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他以经营企业的思路来经营黄溪村,确权确股不确地,带头出资10万元购置农机具组建合作社,鼓励村民开垦荒地,因地制宜发展桑蚕、蔬菜、茶叶、花卉苗木等产业。

 2016年,黄溪村顺利脱贫,三百多村民在家门口常年实现就业,2019年全村银行存款1.3亿元,人均存款4万余元。

修水县的致富离不开这些扶贫干部,他们秉持着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拥有着红军长征般的决心,他们因人民而生,为人民而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他们的信心和底气无比坚定。

2月3日,我收获了满满的修水记忆,有太多的红色文化和脱贫故事值得我慢慢回味。时间的长河流淌不息,却冲不淡我对革命先烈的思念和缅怀,对扶贫干部扶弱济贫的尊敬和感谢。我深知今天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辈鞠躬尽瘁打造出来的,作为时代的接力者,我们不但要有爱祖国爱人民的满腔热血,更要有服务祖国,造福人民的真才实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尽一份绵薄之力。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未来仍需风雨兼程。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忠诚和实干庆祝党的百年华诞,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图/文:周芬 编辑:魏亚冲)

    
官方微信    掌上校园